資源中心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要 本文聚焦于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构建的体系进行了应用分析,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案,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DOI  
作者 张鹏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機构地區 四川 成都 610000 
關鍵詞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分類 工程管理 
  • 參考文獻

[1] 耿建新, 焦若静.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研究——来自冶金行业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2): 94-102.

[2] 肖序, 周志方.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5): 61-65.

[3] 王立彦, 林小池.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 审计研究, 2004(05): 69-73.

[4] 李正.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2): 77-83.

[5] 张巧良, 牛艺霖.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财会月刊, 2018(16): 124-129.

[6] 沈洪涛, 冯杰.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J]. 会计研究, 2012(02): 72-79.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张鹏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构建的体系进行了应用分析,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案,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一、引言

这些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像气候变化、资源不够用、环境污染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也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企业得加强环境管理,提升环境绩效。而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作为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绩效的重要工具,它的构建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际意义。通过搭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企业能更清楚自己的环境管理状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绩效。同时,还能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推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

(一)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概念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简单来说就是用特定的评价方法、指标和标准,对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在一段时间里开展的环境管理工作及其成效,做全面、系统且客观的评估。主要目的是衡量这些主体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绩效,找出问题和不足,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1. 对企业的重要性

提升环境管理能力:通过评价能找出企业环境管理里的问题,及时想办法改进,优化管理流程,让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更好。

降低环境风险:有助于企业识别和评估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环境绩效能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客户。

2. 对社会的重要性

促进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能源,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提供决策参考: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法规提供依据,帮助政府更有效地监管企业环境行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增强公众意识:向社会公开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三、当前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不科学

现在看,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有不少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指标设置不太合理,没有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衡量环境管理的实际效果。很多指标只盯着污染物排放这类结果性指标,却忽视了环境管理过程、环境风险等方面的指标。要知道,环境管理是个动态过程,只看最终排放结果,很难弄清楚企业日常运营中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另外,部分指标定义不明确,计算方法也不统一,导致不同企业计算同一指标时用不同标准,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没法公平评判企业间的环境管理水平。

(二)评价方法不完善

选对评价方法,对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很重要。不过现在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用的方法有明显不足。一方面,方法太单一,要么只用定性评价,靠主观描述判断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要么只做定量评价,单纯依赖数据。这两种方式都没法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的环境管理情况。另一方面,方法缺乏动态性和适应性,没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环境影响因素和管理重点不一样,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投入和要求也有差异,用统一方法评价,结果自然缺乏针对性。

(三)评价主体不明确

在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中,评价主体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目前参与评价的主体很多,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都有份,但各方的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清楚,缺乏明确分工。这就容易导致不同主体得出的评价结果不一致,企业和公众面对这么多结果会犯迷糊,评价的可信度也跟着降低了。

(四)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推动企业改进环境管理、提升绩效,但现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不太好。多数结果只是作为信息披露一下,没和企业的奖惩机制、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紧密结合。企业从结果里感受不到实际的激励或约束,自然不重视评价结果,评价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发挥不出来,没法有效促进企业改善环境管理。

四、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

1. 指标选取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标要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能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绩效。

系统性原则:指标要覆盖环境管理各方面,形成完整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状况。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要明确,数据容易获取统计,方便实际应用。

动态性原则:指标要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管理要求,及时调整更新,保证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 具体指标设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

环境管理过程指标:主要涉及几个方面,比如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效果,还有环境培训教育的开展效果等。

环境绩效结果指标:具体有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等。

环境风险指标:像环境事故的发生频率,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的具体结果等。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指标:比如员工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还有周边社区居民对企业环境影响的满意情况等。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1. 常用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一般是把复杂问题拆成不同层次,通过两两对比来定各层指标的权重,最后做综合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这个方法用了模糊数学的原理,能从多个因素、多个层次对评价对象做综合评估,特别适合处理那些模糊、不确定的情况。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主要是通过搭建生产前沿面,来评估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尤其适合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场景。

2. 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

为了让评价结果更准更可靠,实际操作时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举个例子,先用层次分析法定指标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做综合评估;或者把数据包络分析法加进来,专门评估企业环境管理效率。

(三)评价主体的确定

1.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作为环境管理的监管方,本身有权威性和公正性。一般由政府组织开展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会作为环境监管和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2. 企业自身

企业自己是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找出问题,然后采取改进办法提升管理水平。另外,企业的自评结果还能给政府和公众提供一些参考。

3. 社会中介机构

社会中介机构既有专业性又独立,能为企业提供客观公正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服务。他们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第三方认证,让评价结果更可信。

(四)评价周期和频率的确定

评价周期和频率怎么定,得看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性以及环境管理具体要求这些因素。通常,大型企业和高污染行业企业,建议每年做一次全面评价;中小型企业和低污染行业企业,每两年评一次就行。另外,如果企业遇到重大环境事件或者环境管理体系有大调整,得及时补评。

五、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一)案例企业简介

这里选了一家化工企业做案例分析。这家企业主要搞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生产过程中会排出一些污染物。这几年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不小,所以想通过建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提升管理水平。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

结合案例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前面说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最终定了这些指标:

环境管理过程指标: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环境管理计划的执行比率,还有环境培训的参与比例等。

环境绩效结果指标:废水达标排放的比例、废气达标排放的比例,以及固废综合利用的比率等。

环境风险指标:环境事故的发生次数,还有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数量等。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指标:员工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满意比例,还有周边居民对企业环境影响的满意比例等。

(三)评价方法的应用

具体用了层次分析法定指标权重,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做综合评估。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确定指标权重:找了几位专家对各个指标做两两对比,先建判断矩阵,再通过计算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确定评价等级:把环境管理绩效的评价等级分成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差这五个档次。

进行模糊评价:根据企业实际的数据,给各个指标打分,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算,最后得出企业的综合评价结果。

(四)评价结果分析

对案例企业环境管理绩效做了评价后,综合结果是中等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在环境管理过程上做得不错,制度比较完善,管理计划执行率也挺高;不过环境绩效结果这块还有问题,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得再提升,固废综合利用率也有挺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也得加强,虽然环境事故发生次数不多,但还是有一些重大风险隐患。

(五)改进措施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给案例企业提了这些改进建议:

加强环境治理:要增加对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投入,升级改造这些设施,提升污染物处理效率,保证废水、废气能达标排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加强固废的回收利用工作,多试试新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把固废综合利用率提上去。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要把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得更全,加强对风险源的监测和评估,还要制定好应急预案,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得提升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多鼓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环境管理。

六、结论

这篇文章围绕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先讲了相关概念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评价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评价指标、方法、主体等方面详细讨论了体系构建要素,还结合实际案例做了应用分析。研究发现,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关键。

在实际用的时候,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明确评价主体和周期,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另外,得用好评价结果,把它和企业奖惩机制、资源分配这些挂钩,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企业不断改进环境管理,提升环境绩效。以后,随着环境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科技不断发展,这个评价体系也得跟着完善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參考文獻:

[1] 耿建新, 焦若静.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研究——来自冶金行业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2): 94-102.

[2] 肖序, 周志方.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5): 61-65.

[3] 王立彦, 林小池.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 审计研究, 2004(05): 69-73.

[4] 李正.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2): 77-83.

[5] 张巧良, 牛艺霖.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财会月刊, 2018(16): 124-129.

[6] 沈洪涛, 冯杰.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J]. 会计研究, 2012(02):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