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尹贻林, 严玲.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理框架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4): 62 - 66.
[2] 刘晓君, 董捷.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5): 67 - 72.
[3] 刘长滨, 曹小琳.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J]. 建筑经济, 2007(10): 68 - 71.
[4] 王雪青, 张颖.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6): 74 - 78.
[5] 李慧民, 张迪, 王泽坤.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3, 27(2): 11 - 15.
[6] 徐大图.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7] 戚安邦, 孙贤伟.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8] 贾宏俊, 宋伟, 于慧君.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决策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3): 33 - 37.
广东 深圳 518100
摘要:本文从全周期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建筑成本控制问题。首先阐述了全周期成本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建筑项目全周期各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然后探讨了全周期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全周期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旨在为建筑行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關鍵詞:全周期视角;建筑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一、引言
这些年建筑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跟着更激烈了。对建筑企业来说,控制好成本成了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事儿。以前的成本控制方法大多只盯着某个阶段,像施工阶段就常被重点关注。但这样一来,项目整个周期的成本管理容易被忽略掉。这种只看局部的做法,容易让项目前期决策出错、设计不够合理,到了后期运营维护的时候,成本又可能涨得很高,最后影响整个项目的经济收益。全周期成本控制覆盖了建筑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一直到运营维护甚至拆除的整个过程。通过把各个阶段的成本管起来、优化好,最终让整个周期的成本尽量低。
二、全周期成本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全周期成本控制的概念
全周期成本控制说的是,在建筑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里,把项目会碰到的各种成本都全面、系统地管起来、控制好。这里面不光有建设阶段买材料、人工、租设备这些直接花的钱,还包括前期决策、设计的成本,还有后期运营维护、拆除这些间接要花的钱。这么做的目的,是在保证项目能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让整个周期的成本尽量少。
(二)全周期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提高项目经济收益:通过全周期成本控制,能在各个阶段把资源分配合适,减少没必要的浪费和额外开销,这样总成本降下来,项目的经济收益自然就上去了。
提升企业竞争力: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建筑企业要是能把项目成本控制好,把造价降下来,就能用更合理的价格去接项目,拿到更多机会,竞争力自然更强。
推动可持续发展:全周期成本控制不只是看眼前,还考虑了后期运营维护和环境影响的成本,这样能促使建筑行业用更环保、节能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建筑项目全周期各阶段成本控制要点
(一)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建筑项目的开始,对整个周期的成本影响特别大。在这个阶段,得好好做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把项目规模多大、有啥功能、选在哪儿建这些关键的事儿定下来。具体要注意的成本控制点有这些:
比较准确地算出项目会花多少钱:可以收集以前类似项目的成本数据,再结合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用科学的方法来估算整个周期会花多少钱。另外,还要想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的风险,留点预备金。
选好项目方案:把不同的方案拿出来做技术和经济分析,比一比哪个方案成本低、效益好。选的时候不能只看建设阶段花多少钱,后期运营维护和社会效益也得考虑进去。
定好项目规模:得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自己的情况,把项目规模定合适。规模太大容易浪费资源、多花钱;太小了可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影响经济收益。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建筑成本影响很大,有数据显示,这个阶段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大概能占到70%到80%左右。设计阶段要注意的成本控制点主要有:
实行限额设计:按照之前算好的投资和设计要求,给设计方案定个成本上限。在保证项目能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严格控制设计花的钱,别超过预算。
优化设计方案:可以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分析项目功能和成本的关系,找到功能和成本最匹配的点,这样既能保证功能,又能把成本降下来。
严格审核设计:得定个严格的审核制度,把设计文件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方案合不合理、花不花钱、安不安全,有问题及时改,省得后期施工时改设计多花钱。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这时候得把各项成本都严格盯着、管起来。具体要注意的点有:
管好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很容易让施工阶段多花钱。所以得定个严格的变更审批制度,变更的时候仔细审核。要是必须改,得赶紧算清楚要多花多少钱,调整一下成本计划。
控制进度款支付:按合同和实际干的进度,合理付进度款。付钱前得仔细核对干了多少活,保证付的钱和干的活对得上,别多付钱。
优化施工安排:根据项目特点和现场情况,把施工组织设计调得更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和进度,提高效率,少花点钱。另外,现场管理也要加强,减少施工中的浪费。
(四)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是整个周期里时间最久、花钱最多的阶段。这时候得把运营维护的成本管到位。具体要注意的点有:
定好运营维护制度:得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和标准,把各部门、每个人的职责说清楚,加强监督和考核。制度完善了,运营维护的效率和质量提上去,成本自然能降下来。
采用较新的技术设备:在日常运营维护时,引入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和设备,这样能提升运营维护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比如说,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来实时地监控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设备运行情况,这样既能管得更细,也能减少能源浪费和设备维修的开销。
定时做设备维护更新: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建筑里的设备设施做检查保养,这样能尽早发现设备问题并处理,让设备用得更久。另外,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和技术进步情况,该换的时候及时更新改造,既能提升设备性能效率,也能减少后期维护的花费。
四、全周期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沟通不畅
建筑项目全周期会涉及好多参与方,像业主、设计方、施工队、运维单位这些。但现在的问题是,各个参与方之间信息没及时对得上,这成了全周期成本控制里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因为信息传得慢或者传错了,容易让不同阶段衔接出问题,比如重复干活、设计改来改去,最后项目成本就上去了。
(二)成本估算不准确
全周期成本估算得把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里的各种费用都考虑进去,像市场波动、技术更新、政策变化这些。但这些因素本身不太确定,估算起来就比较难,结果经常估不准。要是估少了,项目可能钱不够;估多了,又可能超预算,都会影响项目正常推进。
(三)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工具
现在建筑行业做成本控制,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比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这些,但用在全周期控制上就有点不够用。因为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项目管理人员很难随时盯着全周期成本变化,动态调整管理策略,有些成本问题就发现得晚,处理起来也被动。
(四)人员意识和能力不足
做好全周期成本控制,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既懂成本管理知识技能,又得会团队协作和沟通。但现在行业里有些管理人员对全周期控制理解不深,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够,真正做起来就容易力不从心,效果打折扣。
五、全周期成本控制的解决策略
(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要改善各参与方的信息沟通,提高传递效率和准确性,建个信息共享平台是个办法。有了这个平台,各方能随时看到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进度、成本数据这些信息,信息同步得快,协作起来也顺。另外,平台还能做数据分析,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帮着把成本管得更到位。
(二)采用科学的成本估算方法
想让成本估算更准,得用更科学的方法。比如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估算模型,先分析很多类似项目的成本数据,找出规律,再套到当前项目上做全周期估算。另外,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也得考虑进去,通过风险分析制定应对措施,这样估算结果能调整得更合理。
(三)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工具
要提升全周期成本控制效果,得试试更先进的方法工具。拿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来说,它能把项目信息整合起来共享,让管理人员随时拿到准确的成本数据,监控和决策都更有数。而且BIM还能做虚拟建造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问题解决掉,避免后期多花冤枉钱。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
要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全周期成本控制意识和能力,得加强培训教育。可以组织专门的课程和讲座,教他们全周期控制的理论方法,把专业知识技能补起来。另外,团队建设和沟通协作能力也得抓,这样整个项目团队的水平提上去,工作效率自然更高。
六、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有个商业建筑项目,总建面5万平方米,地上10层地下2层,功能涵盖商业购物、餐饮、娱乐这些。这个项目在成本管理上用了全周期控制的方法。
(二)全周期成本控制措施
决策阶段:在项目刚开始定方向的时候,对市场需求、投资回报、成本效益这些做了详细分析。把不同方案拿来对比,挑出最合适的那个。同时,仔细估算了项目全周期成本,给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设计阶段:设计时推行限额设计,严格卡着设计成本。用价值工程的方法优化方案,让项目性价比更高。另外,加强设计审核,有问题及时改,免得施工时再改设计,多花成本。
施工阶段:施工时严格管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也卡得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干活效率提上去了,成本自然降下来。另外,现场管理抓得严,减少了施工中的浪费和损失。
运营维护阶段:运营时建了套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用比较新的技术设备来管建筑。定时做设备维护更新,运营维护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七、结论
从全周期角度来看,建筑成本控制对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方向。全周期成本控制包括建筑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再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建筑项目全周期里,不同阶段在成本控制上的关键地方不太一样,所以得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控制成本。比如在决策阶段,关键是要更准确地计算项目成本,同时让项目方案更合理,还要合适地定好项目规模;设计阶段需要落实限额设计的做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且更严格地审核设计;施工阶段要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工作,把控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同时让施工组织设计更合理;到了运营维护阶段,要建立完善的运营维护的管理制度,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要定期做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不过,全周期成本控制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像信息沟通不顺畅、成本计算不太准、缺少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工具,还有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挑战,可能需要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用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引入更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工具,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总体来说,建筑企业应该树立起全周期成本控制的观念,加强全周期的成本管理工作,持续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獻:
[1] 尹贻林, 严玲.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理框架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4): 62 - 66.
[2] 刘晓君, 董捷.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5): 67 - 72.
[3] 刘长滨, 曹小琳.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J]. 建筑经济, 2007(10): 68 - 71.
[4] 王雪青, 张颖.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6): 74 - 78.
[5] 李慧民, 张迪, 王泽坤.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3, 27(2): 11 - 15.
[6] 徐大图.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7] 戚安邦, 孙贤伟.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8] 贾宏俊, 宋伟, 于慧君.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决策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3): 33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