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清华, 钱丽丽, 段运峰, 等. BIM在国内外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1): 126 - 131.
[2] 张洋, 葛杰, 朱宏平.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3, 30(4): 46 - 51.
[3] 王广斌, 何清华, 凌卫青. BIM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S2): 104 - 109.
[4] 林佳瑞, 吴贤国, 张立茂, 等. 基于BIM - RFID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实时监控系统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3): 66 - 71.
[5] 刘占省, 杜修力, 李忠献.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 2015, 44(18): 10 - 14.
[6]王要武, 洪鹏.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集成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4, 47(1): 112 - 120.
[7] 叶浩文, 伍军, 王鑫, 等.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 施工技术, 2016, 45(24): 1 - 4.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本文聚焦于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优化。首先阐述了进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BIM技术的特点,接着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施工进度模拟、资源分配优化、进度跟踪与监控等方面。同时,探讨了当前BIM技术在进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集成困难、专业人才缺乏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进度管理;BIM技术;应用;优化
一、引言
搞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挺关键的,既能保证项目按时做完,还能控制好成本和质量。管好了进度,资源能安排得更合理,不容易出现工期拖延或者成本超支的情况。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冒出来了,给进度管理带来新办法。BIM技术拿三维模型当基础,把工程各种信息都整合在一起,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给进度管理提供更直观准确的决策依据。所以研究进度管理里BIM技术怎么用、怎么优化,挺有实际意义的。
二、进度管理与BIM技术概述
(一)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都得管。合理安排进度计划,能让项目按时间要求完成,满足业主需要。而且进度管理和成本、质量这两方面管理联系也挺紧密的。进度要是延误了,可能得加人加设备赶工,成本自然就上去了;但赶得太急,工人可能为了快就忽视质量,结果反而更麻烦。所以科学有效的进度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
(二)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可视化:BIM模型是三维的,能直接看到工程的样子,包括外观、结构还有内部构造。通过这个模型,项目里各个参与方更容易理解设计想法,提前发现设计里的问题,减少施工时改设计的情况。
信息集成:BIM模型把工程的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进度信息、成本信息这些都整合在一起,这些信息在模型里是关联的,方便各方查询使用。
多专业协作:BIM技术支持不同专业一起工作。搞设计的、做施工的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上操作,及时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模拟分析:BIM模型能做各种模拟,像施工进度模拟、结构分析、能耗分析这些。通过模拟,各方能提前知道项目实施效果,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三、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一)施工进度模拟
施工进度模拟是BIM技术在进度管理里的重要应用。把BIM模型和施工进度计划连起来,就能建4D(3D模型+时间)施工进度模型。在4D模型里,能直接看到工程怎么一步步建起来的,包括每个阶段啥时候开始、啥时候结束、得干多久。通过模拟,项目管理人员能提前发现施工里可能出的问题,比如施工顺序不对、资源使用上有矛盾,然后及时调整优化。
比如有个大型建筑项目,用施工进度模拟时发现,主体结构施工那会,塔吊位置没安排好,有些施工区域材料送得慢,耽误了进度。后来调整了塔吊布置,优化了材料运输路线,解决了资源冲突,进度就顺了。
(二)资源分配优化
BIM技术能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模型,合理分配和优化施工资源。分析施工各阶段需要多少资源,再结合资源供应情况,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计划。分配的时候,要考虑资源类型、数量、使用时间这些因素,避免资源浪费或者闲置。
比如某桥梁项目,用BIM技术优化了混凝土、钢材这些主要材料的分配。根据进度计划和模型,算准了各阶段需要多少材料,再结合供应情况,做了详细的采购和运输计划。这么优化之后,材料浪费和闲置少了,项目成本也降了。
(三)进度跟踪与监控
用BIM技术能实时跟踪监控施工进度。在工地装传感器、摄像头这些设备,实时收集施工进度信息,再和BIM模型关联起来。项目管理人员通过BIM平台,随时能看施工进度,对比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差别,发现进度慢了或者快了,及时调整。
比如某地铁项目,在工地装了RFID设备,实时跟踪材料和设备进场情况,还和BIM模型关联起来。管理人员通过平台能随时看材料设备库存和使用情况,发现供应不足就赶紧解决。同时对比实际和计划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四)风险预警与应对
在建筑施工里,BIM技术在风险预警和应对上作用挺大。通过分析和模拟BIM模型,能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像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导致地基不稳,天气不好会影响进度和质量。针对这些因素建风险预警模型,设好预警值。要是风险因素快到或者达到预警值,系统就会报警。管理人员收到警报,能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保证施工顺利。
比如某高层建筑项目,分析模拟BIM模型后,发现深基坑施工时可能出现坍塌隐患。建了风险预警模型,实时监测基坑变形。等变形量到了预警值,系统马上报警,管理人员及时加固,避免了坍塌事故。
四、当前BIM技术在进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集成困难
BIM技术实际应用时,核心是多个软件系统能高效开展数据交互共享。但现实中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差别比较大。拿设计与施工阶段来说,设计阶段用的BIM软件主要关注建筑三维建模和设计细节,数据格式是按设计需求定的;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软件则更在意施工流程和时间安排,两者数据没法直接共用。做数据转换处理时,得靠专业人员花很多时间精力来做,这不仅让工作难度和量都大了不少,而且转换过程中因为格式对不上等问题,很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影响进度管理的准度和效果。
(二)专业人才缺乏
BIM技术要想用得好,对专业人才要求挺高。这些人不仅得了解BIM技术操作原理,还得掌握进度管理方面的知识。现在我国虽大力推广BIM,但相关人才培养速度赶不上实际需要。特别是既懂BIM技术又会进度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少。项目实际运作中,管理人员因为BIM技术用得不够好,没法把BIM和进度管理很好地结合,导致BIM在进度管理里的优势没充分发挥出来,拖慢了项目整体进度。
(三)应用成本较高
用BIM技术得花不少资源。硬件方面需要配置高的电脑来跑复杂的BIM模型;软件得买正版授权,还得不断更新换代。人力成本也不能忽略,招人和培训专业人员都得花钱。对小型项目来说,这些成本可能超过预算,项目方用不用BIM时拿不定主意。另外,BIM培训和维护得长期做,一直要花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BIM在进度管理里用得不多。
(四)标准和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BIM相关标准规范还在慢慢完善。数据标准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不同软件生成的BIM模型数据没法有效对接;应用标准没定好,各项目用BIM时操作不规矩,很难弄出高效的工作流程;评价标准不健全,没法准确衡量BIM在进度管理里的应用效果。这些问题导致不同项目的BIM模型没法有效共享和一起工作,让效率降了不少,影响了BIM的使用效果和推广进度。
五、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数据集成与共享
在进度管理用BIM时,数据集成共享是重点。要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打通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障碍,做到无缝集成和共享。比如可以专门弄个数据转换工具,把各种格式的数据准确转成统一的BIM格式。这样存和管数据更方便高效,避免了格式对不上带来的数据处理麻烦。同时搭数据共享平台很重要,项目里的各方(像设计、施工、监理这些单位)都能实时共享数据,大家能及时拿到需要的信息一起工作,让效率提了不少,减少信息慢或不一样导致的进度耽误。
(二)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推动BIM在进度管理有效应用的关键。要多培养BIM专业人才,重点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BIM应用能力。可以办各种培训课,请行业专家来上课,教最新的技术和实际经验。开研讨会也是好办法,给项目管理人员一个学习交流的好环境,让大家互相学、一起进步。另外高校和职校要跟上市场需求,开BIM相关专业,从根上多培养专业人才,给行业添新力量。
(三)降低应用成本
政府和企业得一起想办法降BIM应用成本。政府可以出政策引导,给用BIM的项目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让项目方少花钱,更愿意用BIM。企业自己要优化软硬件配置,通过合理选设备和科学规划降采购成本。同时多管管BIM的培训和维护,提应用效率,避免操作错或维护差带来的额外开销,把应用成本降下来。
(四)完善标准和规范
赶紧定和完善BIM标准规范很紧迫。要定统一的数据、应用、评价标准,说清楚BIM在进度管理里的具体流程和方法。靠这些标准能管着项目各方的做法,让大家在一个框架里干活。另外要多宣传这些标准,通过办讲座、发资料这些办法,让项目各方更了解和遵守,保障BIM在进度管理里用得更规矩。
六、结论
BIM技术在进度管理里有挺大的作用,能提进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帮项目顺利推进。但现在用BIM管进度还有些问题,像数据集成难、人才少、成本高、标准不完善这些。针对这些问题得用些办法优化,加强数据共享、培养人才、降成本、完善标准。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把BIM在进度管理里的优势全发挥出来,让项目进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參考文獻:
[1] 何清华, 钱丽丽, 段运峰, 等. BIM在国内外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1): 126 - 131.
[2] 张洋, 葛杰, 朱宏平.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3, 30(4): 46 - 51.
[3] 王广斌, 何清华, 凌卫青. BIM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S2): 104 - 109.
[4] 林佳瑞, 吴贤国, 张立茂, 等. 基于BIM - RFID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实时监控系统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3): 66 - 71.
[5] 刘占省, 杜修力, 李忠献.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 2015, 44(18): 10 - 14.
[6]王要武, 洪鹏.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集成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4, 47(1): 112 - 120.
[7] 叶浩文, 伍军, 王鑫, 等.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 施工技术, 2016, 45(24):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