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

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建筑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在社会责任履行背景下的建筑管理策略。首先阐述了建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建筑管理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影响、劳工权益保障、社区关系处理等方面。然后从项目规划、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多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管理策略,以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合理的建筑管理策略能够在满足建筑项目基本功能的同时,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DOI  
作者 郭磊 湖北天创臻至置业有限公司 
機构地區 湖北 宜昌 443000 
關鍵詞 社会责任;建筑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策略 
分類 工程管理 
  • 參考文獻

[1] 张青.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J]. 建筑经济, 2018, 39(11): 56 - 60.

[2] 李慧民, 王晓宇. 基于社会责任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7, 31(03): 1 - 6.

[3] 王雪青, 王颖林, 周传慧.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 48(12): 153 - 161.

[4] 陈建国, 王欢.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06): 933 - 939.

[5] 郭汉丁, 张印贤, 任国强. 建筑废弃物减排的政府激励与监管策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02): 161 - 167.

[6] 叶晓甦, 李豫川.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机理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09): 160 - 169.

[7] 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8] 何佰洲, 杨宇. 绿色建筑项目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9, 33(01): 22 - 27.

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建筑管理策略

郭磊 湖北天创臻至置业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社会责任履行背景下的建筑管理策略。首先阐述了建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建筑管理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影响、劳工权益保障、社区关系处理等方面。然后从项目规划、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多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管理策略,以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合理的建筑管理策略能够在满足建筑项目基本功能的同时,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關鍵詞:社会责任;建筑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策略

一、引言

这些年社会不断发展,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慢慢被大家接受。建筑行业是经济里的重要部分,它的各种活动不光影响经济,还和社会能不能持续发展、环境好坏、大家生活质量这些事联系紧密。建筑公司在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会涉及业主、施工人员、周围居民等很多相关方,所以建筑行业承担社会责任很有现实意义。不过现在建筑管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还有不少问题。有些项目施工时破坏环境,忽视工人合法权益,和周围社区处不好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行业形象,还限制了行业的持续发展。所以研究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建筑管理策略,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际意义。

二、建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在经济里挺重要的,但用起资源和能源来也很多,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就拿用资源来说,盖房子的时候要用到好多钢材、水泥、木头这些材料,给自然资源带来不小的压力。从能源使用看,房子建好后用空调、取暖这些都得耗大量电和热力。另外,施工时扬起来的灰尘、机器噪音、排的废水,都让周围环境变差。承担社会责任,要求建筑公司在项目建设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用环保的技术和材料。比如在一些新建小区里,已经开始装太阳能板用来供热水,地源热泵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确实比以前省电很多;还有用新型保温材料做墙体,冬天不用烧那么多暖气。这些做法能减少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让建筑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不光能缓解现在资源紧张、环境变差的问题,还能推动建筑行业往绿色、低碳的方向走,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二)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现在社会上,企业的口碑越来越被重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建筑公司,容易得到社会上更多的认可和好评。要是公司在环保、做公益这些方面做得好,公众心里就会觉得这个品牌不错。这种好形象作用挺大,一方面能吸引优秀人才。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他们希望在有正确价值观、有目标的地方工作,这样自己也能实现价值。另一方面能赢得客户信任。客户选建筑公司时,不只是看技术和价格,还会看公司口碑。负责任的企业,客户把项目交给他们更放心,自然在市场竞争里更容易占优势。

(三)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

盖建筑项目一般会涉及好多相关的人,像业主、工人、周围住的居民这些。业主投了钱,最在意的是房子质量、能不能按时建好、花多少钱;工人最担心自己干活安不安全、身体好不好;周围居民就希望盖房子别太影响他们的生活。承担社会责任能切实保障这些人的权益。对工人来说,公司要给安全培训和防护装备,保证他们施工时安全健康。在质量上,要严格按标准施工,让业主满意。同时施工时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的影响,比如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洒水降尘、降噪。保障这些人的权益,能减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给建筑行业发展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三、当前建筑管理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影响问题

现在盖房子和后期用房子的时候,环境问题挺严重的。比如说,施工时扬起来的灰尘、机器噪音、排的废水,都让周围环境变差,影响居民生活;盖房子用大量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又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还有些房子建好后特别费电,不符合环保要求。

(二)劳工权益保障问题

有些建筑公司在保障工人权益上做得不够。比如工人干活的环境不好,安全措施没做好,经常出工伤;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也不少,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另外对工人培训和职业发展不重视,影响了他们技能提升和职业前景。

(三)社区关系处理问题

盖项目和周围社区处不好关系,这情况挺常见的。有的公司盖项目前没好好听周围居民的想法,结果施工时和居民闹矛盾;项目建设影响了周边交通和基础设施,却没给合理补偿。

(四)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

建筑质量和安全,是建筑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部分。但有些公司为了多赚钱,偷工减料、不按规矩施工,结果房子质量总出问题,严重威胁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施工时安全管理没做好,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建筑管理策略

(一)项目规划阶段的管理策略

1. 环境评估与规划

项目规划时,先要做好环境情况摸查。具体要调查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状况、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分布这些内容,并做详细分析。根据摸查结果制定更合适的环境规划方案,用节能又环保的设计思路,像调整建筑排布、增强采光通风效果、选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都是具体的做法,这样能有效减轻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利益相关者参与

收集相关方意见是规划阶段的关键环节。比如开听证会、发问卷这些办法,把业主、工人、周边住户都拉进来参与规划。通过这些互动能更清楚大家的需求和在意的点,规划做出来更实际,后面实施时也不容易闹矛盾。

3. 社会责任目标设定

规划里要明确项目的社会责任任务,这些任务得覆盖环境、社会、经济多个方面。比如降低能耗总量、保障工人权益、推动社区发展这些具体方向都要考虑。同时得定好考核指标和评估办法,这样才能确保这些社会责任真的能落实。

(二)施工管理阶段的管理策略

1. 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得想办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搭围挡防尘、定时洒水降尘;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干噪音大的活;施工废水处理达标再排;建筑废料分类收运,尽量回收再利用。这些措施能有效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干扰。

2. 劳工权益保障

管理施工人员时,要特别注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和防护装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按时足额发工资,建立工资发放保障机制;还要关心工人生活,提供必要的食宿等生活设施。

3. 社区关系维护

和周边社区保持良好沟通很重要。项目开工前要主动向居民介绍情况,听听大家的意见;施工期间遇到交通堵塞、噪音扰民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还可以通过捐物资、组织志愿活动等方式回馈社区,支持社区发展。

4. 质量和安全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是关键。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按规范标准施工,加强建材和配件的质量检查;同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三)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策略

1. 节能减排管理

建筑用起来之后,得下功夫做好节能减排。可以装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控制能耗;推广用高效灯具、太阳能热水器这些节能设备和技术;还要多做节能宣传,让使用的人都有节能意识。

2. 设施维护与更新

要定期维护和更新建筑设施,保证正常使用。得建设施维护档案,记清楚每次维护和更新的时间;按计划做保养,老化或坏了的设备要及时换,这样能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3. 社区互动与服务

运营期间要继续和社区保持良好互动。可以组织亲子活动、文化展览这些社区活动,增进和居民的联系;开放公共空间、提供文体设施等便民服务;关注社区发展需求,积极参与社区改造。

五、实际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市中心大型商业项目,总建面约10万平方米(据项目立项报告),由知名房企开发建设,目标是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

(二)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 项目规划阶段

这家企业在规划时做了详细环境摸查,结合当地气候地形调整了建筑布局,采光通风效果比原方案提升了20%。同时通过听证会、问卷收集周边居民意见,调整规划增加了公共绿地和停车位,更好满足了居民需求。

2. 施工管理阶段

施工中采取了围挡降尘、错峰施工等环保措施,扬尘和噪音监测数据显示比常规项目低30%。工人管理方面,配备了全套防护装备,每月按时发工资,还组织了8次安全培训。和社区沟通时,针对居民反映的交通和噪音问题,3天内就制定了改进方案。

3. 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后装了智能能耗监测系统,2023年数据显示能耗比同类型商业体低15%。推广了LED灯、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节能设备。设施维护方面,每季度检查一次,2023年更换了12台老化电梯。还办了10场社区活动,像亲子手工课、非遗展览这些,居民参与度超过60%

(三)案例效果

这些社会责任措施实施后效果明显。环境上,能源消耗比预期降了15%2023年能耗监测数据),污染排放明显减少,建筑整体的节能环保能力有了提升;社会层面,工人权益得到保障,社区满意度从75%提升到92%2023年社区调研),企业获得了”年度社会责任企业”称号;经济上,良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客流,2023年营业额比预期高20%

六、结论

对建筑行业来说,做好社会责任相关工作,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向。现在建筑管理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确实碰到了不少实际问题。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工人权益怎么保障、和周边社区怎么相处这些方面,都有待改进。要解决这些问题,得从项目规划、施工到后期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入手,制定对应的管理办法。具体来说,可能需要做环境评估规划、让相关方参与进来、落实环保措施、保障工人权益、维护社区关系,还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从几个实际项目的情况来看,这些办法确实能起到效果,操作起来也比较可行。建筑企业需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把这一理念渗透到项目管理的每个步骤里,持续优化管理方法,逐步提升社会责任的落实水平。政府和社会层面也得加大对建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引导力度,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这样才能推动行业更有效地落实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參考文獻:

[1] 张青.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J]. 建筑经济, 2018, 39(11): 56 - 60.

[2] 李慧民, 王晓宇. 基于社会责任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7, 31(03): 1 - 6.

[3] 王雪青, 王颖林, 周传慧.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 48(12): 153 - 161.

[4] 陈建国, 王欢.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06): 933 - 939.

[5] 郭汉丁, 张印贤, 任国强. 建筑废弃物减排的政府激励与监管策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02): 161 - 167.

[6] 叶晓甦, 李豫川.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机理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09): 160 - 169.

[7] 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8] 何佰洲, 杨宇. 绿色建筑项目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9, 33(01): 2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