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

文化差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要 在全球建筑工程领域,文化差异已是影响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剖析其对工程管理的多重影响:沟通不畅致信息失真,价值观差异拖累团队协作,决策方式不同延缓项目进度,风险认知分歧增加管理难度。对此,研究提出跨文化培训、标准化流程、文化融合机制等策略,为提升跨国工程管理效能提供实践指引,助力 “一带一路” 等国际合作项目推进。
DOI  
作者 马平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機构地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關鍵詞 文化差异;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应对策略 
分類 工程管理 
  • 參考文獻

[1] 叶晓甦, 徐鹏. 文化距离对中国建筑企业跨国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8, 32(02): 11 - 16.

[2] 王孟钧, 罗文柯. 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工程管理模式及关键问题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4, 31(04): 116 - 121.

[3] 周晶, 李丽. 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合作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02): 153 - 159.

[4] 卢有杰. 国际工程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5] 冯珂. 文化差异对国际建筑工程管理沟通的影响及对策[J]. 建筑经济, 2019(09): 93 - 97.

文化差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

马平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全球建筑工程领域,文化差异已是影响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剖析其对工程管理的多重影响:沟通不畅致信息失真,价值观差异拖累团队协作,决策方式不同延缓项目进度,风险认知分歧增加管理难度。对此,研究提出跨文化培训、标准化流程、文化融合机制等策略,为提升跨国工程管理效能提供实践指引,助力 “一带一路” 等国际合作项目推进。

關鍵詞:文化差异;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下,建筑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企业承接国际项目渐成常态。项目中各国技术、资金与人员深度交融,却难免遭遇文化差异挑战。这些差异在沟通、协作、决策、风险应对等环节影响显著,处理不当易致进度滞后、成本超支甚至质量风险。因此,系统探究文化差异对工程管理的具体影响,对提升国际项目管理效能、保障项目落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文化差异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文化差异的内涵
文化涵盖价值观、信仰、习惯、语言和社会规矩等,颇为复杂。文化差异体现为不同文化人群在这些方面的不同。在建筑工程管理里,文化差异显著,集中展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理念有别,工作方式存在差异,沟通习惯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会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与变数。

(二)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1. 价值观差异

不同文化孕育出不同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多奉行个人主义,极为重视个人自由与权利;东方国家则秉持集体主义,更追求集体利益。在工程管理领域,这样的价值观差异会引发诸多问题。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理解难以统一,这不仅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也给团队协作带来挑战,可能降低工作效率,阻碍项目顺利推进,需要在管理中加以协调应对。

2. 语言和沟通方式差异

语言能体现文化,不同语言在意思、结构、说话方式上都不太一样。在管建筑工程的时候,语言不通可能会让信息传错,或者让人误会。另外,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有话直说,有的则习惯绕着弯讲。

3. 工作态度和时间观念差异

有的文化里,大家觉得努力工作、效率高很重要;有的文化里,工作和生活平衡更被看重。时间上也有差别,有的文化特别守时,迟到可不行;有的文化就没那么严格。这些差异在工程管理中,可能会影响项目进度安排和工作效率。

4. 法律和制度差异

不同地方的法律制度不一样,建筑领域也不例外。这些法律制度和建筑规则、安全要求、合同管理这些事都有关系。建筑公司做国际项目时,得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制度,不然可能会有法律风险。

三、文化差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影响

(一)对沟通的影响

沟通在建筑工程管理里很关键,但文化不一样,沟通时容易出问题。

1. 语言障碍

前面说过,语言不一样,传信息的时候容易出错。比如“施工标准”这个词,在别的语言里可能找不到一模一样的说法,翻译的时候就容易走样。另外,口音重、说话快也可能影响沟通效果。

2. 沟通方式差异

比如说,有的文化里,有不同意见直接说很正常;但有的文化里,这样会被觉得没礼貌。在工程管理中,如果大家说话方式合不来,可能会闹矛盾,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对团队协作的影响

建一个项目,一般要好多部门、不同专业的人一起干,但文化不一样,大家合作起来可能会有矛盾。

1. 价值观冲突

比如,集体主义的人会更在意团队整体,愿意为团队付出;个人主义的人则更看重自己的成绩和好处。这种分歧可能会让团队内部闹别扭,影响合作。

2. 信任建立困难

不同文化里,大家建立信任的办法和时间都不太一样。有的文化要长时间相处、互相了解才会信任;有的文化则觉得按合同、规则办事,信任就有了。国际工程团队里,这种差别可能会让成员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影响协作效果。

(三)对决策制定的影响

做决策在工程管理里很重要,但文化不同,决策过程和结果可能也会受影响。

1. 决策风格差异

有的文化喜欢个人做决定,速度快;有的文化要大家一起商量,时间就长。国际项目里,如果决策方式不统一,可能会耽误事或者做错误决定。

2. 风险偏好差异

不同文化在风险态度上有别,有的文化趋于谨慎,规避风险;有的文化较为大胆,勇于尝试。在工程决策时,这种差异会使团队对项目方案产生不同看法,影响决策走向。

(四)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不同文化会对项目风险管理产生影响。

1. 风险认知差异

风险认知有差异,部分文化着重技术、资金方面的风险,另一些文化更关注社会、环境风险,这会导致制定管理办法时意见不一。

2. 应对风险的方式差异

应对方式不同,有的文化倾向提前预防,有的文化事后补救,在国际项目中,若方式不统一,会影响管理效果。

(五)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文化差异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 质量标准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质量标准与规范不同,建筑企业承接跨国项目时,必须先明确并严格执行当地标准,否则易致工程质量不达标。而且不同文化对质量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有别,会影响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

2. 质量控制方式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质量控制方式不同。部分文化注重严格的检查与监督流程,另一些文化倾向员工自我管理和质量意识培养。在跨国建筑项目中,若质量控制方式不协调,会影响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四、应对文化差异对建筑工程管理影响的策略

(一)加强文化培训

在全球化建筑工程项目推进中,文化差异已成为决定管理成效的核心要素。建筑企业可通过系统性跨文化培训,构建多层次认知体系以缓解文化冲突。培训体系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深度解析目标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宗教信仰体系及社会组织结构,阐明当地文化形成的底层逻辑,例如东南亚国家的家族观念对决策链的影响;其次,通过典型案例对比东西方价值观差异,重点阐释个人主义文化中独立担责特征与集体主义文化中协商共识的思维差异;在沟通维度,需培训成员准确识别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表达习惯——如欧美主张直述观点,东亚倾向含蓄表达,同时解读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潜在含义;针对工作流程,着重解析不同文化下的效率标准差异,如地中海地区弹性工作制与东亚严格时间观念的冲突,以及决策层级的权力距离差异对审批流程的影响。通过多维度的文化解构,可有效提升团队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为国际工程管理建立文化缓冲机制。

通过深入培训,团队成员能从内心接纳不同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差异,有效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与潜在冲突,使工作交流更加顺畅,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要应对文化差异给沟通带来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很关键。建筑企业可以用多种沟通方式:面对面交流就很直接,能马上观察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沟通效果更好;电话沟通方便快捷,适合快速传递重要信息;电子邮件则适合发送详细、正式的内容,方便存档查阅。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保证信息准确传递。同时,沟通时要特别注意尊重不同文化背景者的沟通习惯。比如有的文化讲究等级和权威,沟通时就得用合适的称呼和语气;有的文化喜欢直入主题,有的则比较含蓄。避免因沟通方式不当造成误解,确保信息能被准确接收和理解。

(三)促进团队融合

建筑项目能不能做好,团队协作效果其实挺关键的。为了提升协作效果,建筑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团队融合。

组织丰富多样的团队建设活动是个好办法。比如搞户外拓展,大家一起完成有挑战性的项目,互相配合着解决困难,这样成员之间的了解和默契都会增加。举办文化交流晚宴也不错,在轻松的氛围里,成员们可以分享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习俗,增进理解和信任,打破文化隔阂,让不同背景的成员更好融入团队。

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很重要。根据成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奖励和认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这能鼓励大家放下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偏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项目目标努力,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四)灵活调整决策方式

跨国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复杂,决策方式不能一直不变,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团队成员的文化背景灵活调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别挺大,这会明显影响团队成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他们偏好的决策方法。比如有的文化讲究集体决策,重视团队成员广泛参与;有的文化则更倾向权威决策,由领导者快速做决定。

采用综合决策法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要搭建开放包容的沟通平台,充分倾听不同文化背景成员的意见建议,让大家畅所欲言。汇聚多元观点和经验,从多视角看问题,避免单一文化视角局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贴合项目需求,推动项目前进。

(五)制定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开展跨国项目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风险的认知与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需制定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评估时,不能仅依赖单一标准或经验,应广泛听取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基于自身文化视角,或许能发现被忽视的潜在风险,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比如某些地区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应对风险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有的地区对法律法规比较敏感,措施里就得充分考虑合规性。这样才能让风险管理措施切实有效,降低项目风险。

(六)统一质量标准和管理方式

跨国建筑工程项目要保证质量,统一质量标准和管理方式很重要。建筑企业可以参考国际通用的质量标准,这能给项目质量打下基础,提供基本保障。不过还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些调整——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供应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项目,需要对质量标准进行优化。

同时应当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工作,通过理论阐释与实务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维培训机制。既能让团队系统掌握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又能通过3D建模、VR场景等数字化工具直观展现工艺操作要点,有效规避执行偏差。尤其需强化跨国协作中的规范适配,针对不同国别的技术规程差异开展对比教学,结合属地化案例解析质量管控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规范统一的质量行为范式,确保工程材料选用、施工流程监控等环节的全球标准化运作,为跨国工程的全周期质量达标奠定管理基石。

五、结论

在跨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全周期中,文化差异构成了复杂系统管理的关键干预变量。这种差异渗透于五个核心管理界面:沟通协调维度易因语境差异形成信息偏差,团队协作层面易受价值观冲突影响向心力,决策机制容易暴露权力距离认知鸿沟,风险管控可能存在风险优先级的文化误判,而质量标准则面临技术规范与工艺偏好的双重博弈。

针对这些系统性干扰因素,需着重构建包含跨文化培训体系、决策响应机制、风险对冲框架的三维管理矩阵。通过文化解码培训强化团队对霍尔高低语境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融合即时通讯与正式文书的多模态沟通系统。决策流程设计需兼容“金字塔型”和“扁平化”管理模式,运用德尔菲法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专家的风险研判视角。特别是在质量标准维度,应创新实施“全球规范+属地适配”的双轨执行机制,借助BIM技术构建可视化的质量基准框架,确保工艺参数在跨文化场景下的精确转化。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承包商需要超越传统管理制度移植层面,将文化智商(CQ)纳入组织能力建设,形成具有文化代谢功能的管理生态系统。这种动态演进的管理范式,既能即时化解文化摩擦耗能,又可沉淀形成跨国工程管理的核心专长,为企业在全球基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构筑战略壁垒。


參考文獻:

[1] 叶晓甦, 徐鹏. 文化距离对中国建筑企业跨国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8, 32(02): 11 - 16.

[2] 王孟钧, 罗文柯. 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工程管理模式及关键问题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4, 31(04): 116 - 121.

[3] 周晶, 李丽. 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合作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02): 153 - 159.

[4] 卢有杰. 国际工程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5] 冯珂. 文化差异对国际建筑工程管理沟通的影响及对策[J]. 建筑经济, 2019(09): 93 - 97.